期刊简介

               本刊为寄生虫病医学科技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病防治、科研人员,主要报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防治实践经验,科研成果,与防治密切有关的基础理论及实践研究。本刊自1999年起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医药卫生辑,加入“中国期刊网”(网址:http://www.cnki.net),以及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网址:http://www.chinainfo/gov.co/periodical).所投稿件。除文字版刊出外,同时也用以上三种方式刊出。本刊2001年4月起加入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欢迎广大作者赐稿。                

往期目录

首页>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16
  • 国内刊号:51-163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杂志2014年第04期

不同调整肠道菌群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王蜀强;林健梅;黄仁刚;杨兴祥;江南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 乙肝, 肠道菌群, 内毒素血症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调整肠道菌群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 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 3组,A组63例,B组32例,C组32例.A组患者口服金双歧,B组患者金双歧口服+乳果糖口服,C组患者金双歧口服+乳果糖灌肠.在治疗前和治疗第5、10、15以及20 d,分别检测3组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 治疗10 d时A、B和C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分别为8.58±1.84、8.21±1.82和8.43±1.941gn/g,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20d时3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分别为8.80±1.67、7.82±1.70和7.58±1.851 gn/g,与治疗10 d时比较,A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20 d时3组患者肠球菌数量分别为7.83±1.66、8.17± 1.78和8.85±2.03lgn/g,酵母菌数量分别为4.77±1.38、5.38±1.29和5.89±1.45 lgn/g,与治疗前比较,A、B组肠球菌无明显变化,C组患者肠球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 <0.01);A组酵母菌无明显变化,B、C组患者酵母菌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 <0.05,Pc <0.01).A组患者在第15天,B、C组患者在第10天血浆内毒素下降至低值,分别为184.48±69.56、152.71±32.44和122.71±32.61 EU/L,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低值比较,C组明显低于A、B组.治疗20d时3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分别为187.62±80.73、265.62 ±90.55和328.62±101.43 EU/L,与治疗低值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单用金双歧口服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但作用轻微.金双歧口服联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可以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在治疗第5~15 d可能出现新的菌群失调,加重内毒素血症.乳果糖灌肠方式使药物作用更直接,对肠道菌群及内毒素水平影响更明显、迅速.